资讯 《唐探1900》深度解析:没懂的来看这篇解读,真相藏在细节和彩蛋里
首页 资讯 影视资讯 《唐探1900》深度解析:没懂的来看这篇解读,真相藏在细节和彩蛋里

《唐探1900》深度解析:没懂的来看这篇解读,真相藏在细节和彩蛋里

2025年春节档电影中,除了一路屠榜票房不断飙高的《哪吒2》,稳稳排在亚军之位的就是陈思诚这部《唐探1900》。

唐探宇宙有着相当扎实的观众基础,此前的三部电影版和两部网剧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粉丝,所以很多人都把《唐探1900》放入了春节档必看清单。

目前该作品的排片比例是迄今为止最稳定的,一直在25%上下浮动,近几日才稍微跌到20%附近。累计票房已超28亿,平台预测最终的成绩大概在35亿左右。这个数据比影版第三部稍微低了些,但能够超过影版第二部,与《消失的她》基本持平。

这次陈思诚的手笔也是相当大的,据介绍他1:1复制了1900年的旧金山唐人街,借助中国速度的力量完成了这部电影,与片中的主旨刚好相对应。

观影后,有很多小伙伴表示自己没有完全看懂《唐探1900》里的部分剧情,希望叶秋臣能讲讲自己的理解,于是我写了这篇深度解析的文章。

没懂的可以来看下解读,真相都藏在了细节和彩蛋里。

如果有找不到的答案,或许这篇文章能够给你。

由于是深度解析,无可避免会涉及海量剧透,请未观影者慎入。

1.关于主创

此前叶秋臣在写《误杀3》的深度解析长文时,就已经介绍过出品方北京壹同传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,该公司的法人是陈思诚的父亲陈胜奇,陈父在这次《唐探1900》中还担任了一些其他的重要角色。

基本上任何带有“壹同”标签且陈思诚参与其中的作品,都可以被认为与其高度相关。“壹同”曾出品过《误杀3》《消失的她》《三大队》《唐人街探案3》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和《解密》等电影,以及网剧《唐人街探案》的第一部和第二部。

陈思诚这个人大家都太熟悉了,本文不再赘述。

《唐探1900》是由陈思诚和戴墨联合执导,他们已经是老搭档了,两人还是辽宁省沈阳市的老乡。

戴墨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科班出身,在以演员的身份出道后,早期基本活跃在话剧圈,从电影《北京爱情故事》才开始接触执行导演的工作,可以说是陈思诚带着他成功转型。

戴墨被大众熟知是在网剧《唐人街探案》玫瑰的名字单元,此后便跟着陈思诚又拍了《误杀2》《三大队》和《球状闪电》等作品,是与陈思诚深度捆绑的导演之一。

除了导演,陈思诚还担任了《唐探1900》的编剧。

我一直都认为,如果说担任幕后创作的角色有优先级,那么陈思诚一定会把编剧放在首位。若是非要在导演和编剧选一个,他会果断放弃导演,只署名在编剧栏。

此举有利于培养自己人提升执导知名度,而陈思诚则是掌控故事剧情走向的核心关键。

如果一个编剧可以掌控整个作品的话语权,那么从完整性层面来考虑,至少呈现的效果大概率是创作者最初希望的模样。

所以陈思诚想拍的,就是他原本计划中的东西。

《唐探1900》属于典型的陈思诚式商业片结构,命案+帮派+反转+喜剧的套路与其之前的唐探宇宙作品并无二致。

尽管槽点很多,但优点也不少,总的来讲属于“可看”的级别。

目前《唐探1900》的豆瓣评分是6.4,坦白讲从我的观感来评价有点偏低了,虽然不至于跨过8分的高门槛,但以当下的市场环境来看7+的水准还是有的,整体质量和第二部比较相似。

陈思诚的片子,好像普遍分数都偏低些。

王宝强与刘昊然的合作已经是驾轻就熟,两个人光是站在一起就有股浓浓的唐探CP感。虽然这次的故事是前传,他们也不再是秦风和唐仁,但发挥还是相当稳定,被赋予了新特征和新属性的角色,还会带来难得的新鲜感。

王宝强这次的演技更能直击人心,尤其是结局部分的情感处理之精准,是他在唐探宇宙里表现最厉害的一次。

那场“来唱一个”的戏,是全片中我最喜欢的片段。

白振邦这个角色选张新成是很对味的,因为他的英语讲得很棒,演技也很过关。

说实话,电影中讲英语台词的演员里,大家的口语水平差异还是挺大的。

这里有一个关于振华的联动彩蛋,刘昊然在《最好的我们》里饰演余淮,张新成在《你好,旧时光》里饰演林杨,由于余周周是余淮的小姑,所以林杨是余淮的小姑父,这次则是干哥哥和弟弟的关系,张新成的角色永远比刘昊然更有资历一些。

女演员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爱丽丝的饰演者安娜,有一些镜头拍得真美,有种白里透光的感觉。在片中她与白振邦是情侣关系,有一场吻戏。

爱丽丝的父亲格兰特饰演者是约翰·库萨克,此前曾与陈思诚合作过《解密》。他与周润发的对手戏最好看,期待陈思诚还能将两人凑一起拍个作品。约翰·库萨克与刘昊然的角色,在两部电影里都是水火不容的关系,站在了不同的立场。

全片最佳亮点的演员是岳云鹏,饰演费洋古。他的形象与角色的适配度非常高,前后的反差感拿捏得也很到位,用生命回应了“刀快还是枪快”,离开前说的是“救中国”而非“救大清”,真的让人泪目。

王雨甜在《红海行动》与《唐探1900》里的结局,令人印象都很深刻。

片中的喜剧人占比很高,像白客(虽然角色没有喜剧属性)、岳云鹏、魏翔、尹正、小沈阳、王皓和蒋易都是。

电影里的笑点也很多,比如在表演魔术环节的四打一段子就很有趣。

全片最佳演技是周润发。

白轩龄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最高,看事情最为通透,城府自然也是最深,还有大段带情绪的英文台词,很不好演。

我发现陈思诚很喜欢英语台词,在《唐探》系列和《解密》中都有体现。

周润发对白轩龄的拿捏极度精准,就如他在采访时所说,自己已经盼望这个角色30年了,算是圆了当初没拍成《华工血泪史》的梦,弥补了一部分的遗憾。

正因为有了这个经历,所以那段英文独白的戏才会如此有震撼力,因为情绪已经积蓄已久。

周润发说,等到自己90岁了,也要继续演《唐探》。

2.关于背景

在春节开始前,叶秋臣刚巧去了一趟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。

看到了契约华工,看到了“猪仔”和“猪花”,看到了浮动地狱,看到了修铁路,看到了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景,以及众多的唐人街旧景照片。

带着这份记忆去看《唐探1900》时,似乎所有的信息都被具象化了,那些在历史书和博物馆里只有短短几行字的内容,通过电影拍了出来。

这些华人的窘境,并不是杜撰和想象出来的,而是曾经的现实。

所以看《唐探1900》的话,文科生的感受可能会更直观,因为那都是彻夜背过的知识点。

由于淘金热的现象,导致大批华人被迫在美做工,脏活儿和累活儿都推给他们,更被形容为畜生一样的“猪仔”,由此发展出了猪仔生意。最初秦福在火车上帮助福尔摩斯破案的受害人,好像就是做这门生意的。

除此之外,像电影里的修铁路工作,也是找华人这种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来做。片中提到“每一根枕木下,都躺着一具华工的灵魂”,就是在讲当时的华工处境之艰难。

电影讲述的是公元1900年的故事,由北京为起点开篇,此后辗转到美国旧金山。

如果你对1900这个年份足够熟悉,也许能联想到很多的重大事件。

电影里面还涉及白人、华人、黑人和印第安人,多个种族共存的氛围本身就带有浓烈的时代色彩,利于故事的创作。

全片最佳画面是白人姑娘爱丽丝、女中医和黑人女仆阿曼达同框那一幕,这是消除种族歧视的观点表达。

片中大多数的角色,其实都有原型参考。

比如郑仕良(同音不同字)、白轩龄(参考多个人物整合)、金陵福(朱连魁,Ching Ling Foo)、费洋古(李鸿章)以及印第安人疯马(Tashunca-Uitco)。

像片尾时金陵福提到的拍电影,也与原型人物的经历相对应,后来的朱连魁拍出了我国最早的新闻影片。

“电影是最好的东西”,这是金陵福的台词。

大概陈思诚是想借该角色之口,把这句话讲给所有的观众吧。

3.关于联想

《唐探1900》虽然是前传,但与该IP的影版等内容均有大量的对应戏份。

所以在观影过程中你会觉得陈思诚所有的惯用套路和元素都拉满了,喜剧段子+帮派互斗+悬疑破案都似曾相识,当然这也是唐人街过去特殊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。

在剧情上面也有很多的Call Back,比如都有聚众举枪,马车追逐戏也在影版《唐探2》有过类似的安排。

像王宝强和刘昊然的经典唐探走路姿势就更不必说了,相信熟悉《唐探》系列的朋友们肯定都能发现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联想。

由于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很有黄四郎那股劲儿,所以自然联想到了《让子弹飞》。

费洋古的自我介绍那么长,有点《权力的游戏》里龙妈的味道。

众人保护白振邦逃跑,当阿刀倒下的时候,脑子里过了一遍《十月围城》。

华人在美处境,让我想起了《叶问4》。

4.关于细节

在电影开篇,就是中国的佛头被拉走。

一边被叫傻子,一边被叫臭要饭的。

一边嫌弃对方不懂佛头的价值,一边觉得对方什么破烂都要。

那时候的大清,一定觉得这样的东西我们还有很多,外国人当宝贝一样,我们根本不稀罕,他们居然千里迢迢来“取”。

而外国人则嘲笑大清的愚蠢,这样的珍贵物品居然低价转卖了,傻乎乎还不知道自己失去了最有价值的宝物。

这场戏是在讽刺闭关锁国的情况下,不同认知的差距。

外面在飞速发展的时候,我们还在搞内讧,大清派人赴美去抓孙郑两人,费洋古便是接下了这个任务。

当他走出门时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,不敢想象内心会有多么震撼。

由于秦福身兼接待人和侦探两个角色,遂把破命案和抓人这两件事并为一案。

在电影剧情处理上是很正常的,因为单纯讲一个案件太单薄,所以把故事分线再并线处理,就能大大提升丰富性。

接着,就把故事彻底引到了美国旧金山。

秦福是打着哥哥身上的标签在美做翻译的,擅长中医。

刚刚亮相的时候,是作为福尔摩斯的翻译出现,自己也是典型的福尔摩斯扮相。

本来这个棘手的案子是交给福尔摩斯的,毕竟声名在外,要找最厉害的来破。

但福尔摩斯不想接茬,且对华生说“最复杂的永远不是案件本身”,他讨厌的Politics元素才是此案的幕后关键。

因此去找一个华人来处理就成了最佳方式,身边的翻译刚好就能胜任。

从这一幕似乎就注定了,《唐探1900》并不是一个主旨在破案的电影,它在专注于揭露幕后的那些猫腻,套着悬疑的壳子讲故事。

这次的破案难度明显变大了,科技受限的前提下,秦福也不算一个成熟的侦探,很多时候基本全靠碰运气。

此次破案最大的助攻来自于王宝强的角色,不仅可以分辨出男人和女人血液的味道,还懂得如何验S,搭配秦福的中医理论“望闻问切”效果更佳。

白轩龄说他是动物直觉,嗅觉极度灵敏(怕不是与网剧里的林默也有关吧),听觉也一流。每两天能放次大招扎穴位变身,但关键时刻受限于时间未到也很尴尬。由于破案过程很危险,所以他都是掐点变身的。

这里还有一个与动物沟通的细节值得讲一讲,在询问鸽子后,对方表示他们被抓但不会有事。

结果最终在场的所有人,只有这仨还活着。

而且这次破案的关键不在于真相和结果,因为我们都清楚不是白振邦做的,可解释起来却难如登天。

白轩龄说,光是我们信没用,要整个国家的人信才行。

影片也在反复强调,白人们不相信华人的证词。

听证会上也强调,你只有回答的权利,没有提问和解释的权利。

所以光是查到真相还不够,以什么方式揭露出来,让所有人真的相信,才是最为困难的部分。

费洋古一行人,在刚来到旧金山就被骗了。与那些贩卖猪仔的华人相同,“不骗”似乎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谎言。

骗子们说“你站在这里不要动”,瞬间让叶秋臣想起了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也呼应了秦福反过来读的“福秦”(父亲)。

那两个演员是小沈阳和桑平,在影版《唐探1》里面就出现过,只是唯独少了已经离世的赵英俊。

费洋古果然是深藏不露啊,其实电影开篇早就提到他精通英文,此后在不同语言对话时的反应速度也能判断出他可以听懂,所以费洋古只是不屑去和外国人讲英语,他骨子里有一份骄傲在。

去找帮派谈判合作的时候,费洋古他们把“华人与狗不得入内”的木牌内容改变了,瞬间切成了“华人入内”。此时费洋古对应的是“不得”,与其求而不得的结局相对应,而“与狗”这个框则是透着外国人的脸。

在关键时刻,费洋古的飞刀惊艳了观众,但之前在与同胞们打斗时他却从未出此狠招。

费洋古的谐音就是“废洋骨”,说完“救中国”后倒下,暗示着“旧中国”也倒下了。

在费洋古的身边有两个侍卫,名字叫任五和任六,是兄弟俩。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“人五人六”,形容喜欢装模作样的人,与他们的人设相对应,但也与他们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感。

即便主打搞笑剧情,但大清三人行的下线很壮烈,没给中国人丢脸。

我在观影过程中虽然完美猜中了“救中国”这句台词,但仍旧很感动。

还有一处细节可能很多人都没发现,白轩龄的衣领始终是立起来的(所以偶尔才会看起来有点别扭),与他一路走来的兄弟老四也如此,说明他们自己始终有内心坚守的原则,刻在了骨子里。

其实案件本身并没有太复杂的设计,爱丽丝和六手遇难,证据指向华人开膛手白振邦,接着就是全美最大华人帮派协盛堂的亮相。如果被怀疑的不是堂主的独生子,那也搞不出这么大的动静。

白振邦的种种设定都是为了被怀疑而存在的,魔术开场前离席,出现在案发地点大戏院后巷,平时的爱好是解剖。

陷害他的人,就像将整个案子为其量身定做一般。

而这一切其实都不重要,关键只有一点。

他是华人,是协盛堂白轩龄的后代,是最有力驱赶华人的理由。

即便他不会解剖,没有出现在案发现场,与爱丽丝也没关系,这次的诬陷也依旧成立。

巧立名目而已,重点是事件带来的结果,而不是事件本身。

但电影也没有白白浪费这些设定,其中介绍白振邦和郑仕良是同学,所以他们都会解剖,才让秦福等人找到了冷库的线索,怀疑上了爱丽丝父亲。

郑仕良和秦福他们联合验尸的时候,有种中西医结合的味道。

此处有一个安排,即白振邦属于“弃医”救中国,联想到孙先生和鲁迅先生也都曾学医,将拯救身体还是思想的优先级再一次做出了强化。

这里插一个《哪吒2》的小彩蛋,由于饺子导演也曾是药学院毕业后在国产动漫电影大获成功,还有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创始人冯骥等等例子,所以网友们打趣说果然“弃医”从什么都会成功的,肯定了医学生们的能力之强。

片中还有个细节不知道是专门设计还是无心插柳,在费洋古发现郑仕良藏在协盛堂后,曾有一连串的人举刀和举枪僵持对峙,里面所有拿刀的角色最终都没命了,是真的“刀”。

记得秦福认干哥哥的时候,白振邦曾评价此举“好冷”,有点冷笑话的意味,没想到他的命运就终结在极寒之中。

其实我很早就猜中了格兰特有问题,因为这是陈思诚的电影,他最后一定要来个终极反转,此安排刚好符合他的口味。掏空内脏的原因,在女中医的家里也事先提示了,锅里的安胎药指向很明显。爱丽丝怀孕的事情不能暴露,遂以此遮掩,还可以用这个借口来制造开膛手的噱头加速驱赶华人等目的。

只是为掩盖事实就掏空了女儿的内脏,这个父亲声称的意外以及任何的忏悔之词都是无意义的,爱丽丝离世后,在他眼里这只是一件好用的工具而已,想想就心寒。

有人说白振邦的下线不值得,他明明可以不去质问格兰特并且远离是非之地的。

但白振邦的人性底色里本身就有善良正直和不屈服的特点,否则他也不会与郑仕良联手。

比起性命,可能真相对其更为重要。

片中格兰特利用白振邦做局的那场戏,水里换人的那段剧情与前面金陵福的魔术是前后呼应的,属于关键伏笔。

只是有一个细节我想不通,当时大部分人基本都听过华人开膛手的新闻,为什么台下观众里那么多的当地人,居然没有认出台上的白振邦呢?

协盛堂很像斧头帮,与其他团队对峙时经常举起一排的斧头。

但冷兵器对上热武器,两个国家发展的差距无法忽视。

白振邦他们去爱尔兰人的地方偷枪,接着由金陵福协助运送回国,就是为了弥补这一差距,尽管只是杯水车薪。

白轩龄拜耶稣、关公和佛像,这与最终他走进去的听证会顶端三个雕像相对应。

在这个信仰混合的地方,似乎没有什么都能够真正“公平”,即便是信仰也如此,公平永远是相对的。

我们认为的公平是讲明真相,但他们只想以此为缘由,赶走一条街的华人。

一场全是白人的听证会,要决定所有华人的去留。

白轩龄在台阶上向上走的背影,好绝。

面前是外国人们举办的虚伪听证会,背后是为儿子翻案寻找真相的正义堂。

前方是华人未来,后方是华人崛起。

爱丽丝与白振邦那个没出生的孩子,其实是中美的结合。

但这个孩子并没有机会生下来,而是被掏走了。

孩子还代表着希望,所以这份希望也落空了。

电影里,其实全是无处可去,无家可归的华人。

他们有临时的住所,有可以依靠的生计,但他们真正的家却远隔重洋。

王宝强饰演的角色,曾经是修铁路工人的孩子,随后又被印第安人收养长大,他的亲生父亲与白轩龄曾是工友。

为什么这个孩子没有在白轩龄的身边长大呢?

也许是当时的白轩龄还没有能力,只能交给相对安全的印第安人首领认为义子亲自抚养长大,当时似乎已经是最优选了,毕竟他们都属于这个国家的“异类”。

在很久之后,或许白轩龄也找到了工友的孩子,但他发现对方过得很好,就选择维持这样的状态了。

王宝强的台词中曾两次提到的克奇那,就是Kachina,印第安人信仰的神灵之一。

在费洋古下线后,印第安人作为天降奇兵拯救了秦福他们。

虽然语言上不通,翻译上也鸡同鸭讲,但只要他们的目标一致,就能创造出更强大的力量。

说明只有被欺负的种族联合起来,才有能力对抗霸权。

5.关于讽刺

在秦福他们当众揭露格兰特的罪行时,反派居然不狡辩也不去转移矛盾而是直接认罪,叶秋臣当时就猜到他不是想出一系列点子的人,只是个受人唆使的低级Politician罢了。

主动提供证据的白人兰斯是计划里的一环,威廉市长看着螳螂捕蝉,自己则扮演黄雀的角色坐收渔翁之利。

他对白轩龄的帮助只是虚情假意,从其种种嗜好和家里布置便可看出,这个威廉市长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,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。

那个从中国抢走的佛头,也出现在威廉的庆功宴上。

除此之外,似乎戒指也与慈禧手上的高度相似。

威廉的所言所行,就如他对白轩龄说的话一样——

权力控制一切,金钱控制权力。

这个人的信仰,就是金钱。

以金钱来捆绑当权者,完成自己所有肮脏的勾当。

说明当时美国的Politics背后,也都是资本的力量在推动。

可能,也不只是“当时”。

这个中国“魔术通”,给格兰特支招做幕后人,巧妙潜伏在白轩龄身边操纵事件走向。

他享受着华人的所有服务,聚餐时让华人斟茶倒水,让华人们在曾经华人的厂子里挖石油。

威廉用计策强占了白轩龄的缫丝厂,只因为地下藏着有价值的石油资源。

坐在上面的白人穿着华丽,在无聊逗狗,在享受美食,在肆意大笑。

华人,在底下淋着黑漆漆的石油。

他们被弄脏的只是身体,因为更脏的是那些丑恶嘴脸的心。

其实华人漂洋过海去了异国他乡,不过都只是为了讨生活而已,但却处处受到排挤,当地Politician们更是拿着那个文件来做自己竞选的筹码。

白轩龄在华人圈看似地位很高,当年也是修铁路出身的,他失去了很多的手足兄弟,还亲眼看着同胞们的生命被无情地夺去。

最后的最后,拼搏多年攒下来的家底,全部成了威廉他们的囊中物。

“平等在哪里”成为了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。

讽刺的是,这是从未询问过华人意见的文件,却几乎将所有在美华人逼入了绝境。

由于华人男性不能和白人女性结婚,才有了白振邦和爱丽丝的悲剧,引发了整个的故事,可以举的类似例子实在太多了。

电影里还有很多角落的地方,也能看到华人各种无微不至的“服务”,这似乎已经构成了当时那个国家的一种底色。

他们一再忍让,只是为了生存而已。

王宝强有两段台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,第一句是那段关于不断忍让始终被欺负的话,第二句是他反问“如果那边好,谁还会来这边呀”。

不敢过多展开,但很震撼。

6.关于彩蛋

《唐探1900》片尾彩蛋里,信息量最大的就是秦风和唐仁在大英博物馆这段。

由影版《唐探3》片尾彩蛋可知,后续故事的地点在英国伦敦,所以该安排也是预告了《唐探4》的剧情。

另一目的是首尾呼应,开篇讲的是佛头被运走,片尾讲的就是它最终的归宿所在。

佛头旁边的报道里关联了《唐探1900》中秦福两人的合照,新闻的具体内容为佛头的来源(与电影开始时那段介绍翻译过来很相似),离开中国后被美国商人(大概率是威廉)购买,后来又被盗走。在一次海难中沉入海底,辗转到达英国商人手上,保存于该商人的私人博物馆里,后又捐献给大英博物馆。

再往下就实在看不清了,大致是介绍该图片的文字,表示这照片中的两个人与首个美国商人的关系,猜测他们也许是佛头的偷盗者,因为这张照片是一同从沉船里打捞上来的,但无法核实该猜测的真实性。

真是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,哪个小偷会笑容满面地对着镜头拍照啊。

想想影片里表达的华人处境,可见歧视只是以另一种形式保留至今,从未消失。

白振邦和爱丽丝也是在英国留学认识的,决定私奔也选择了这个目的地,不知道是否与《唐探4》能扯上关联。

另外,秦风和唐仁两人在大英博物馆里行走时,有一个很可疑的背影,确实有点像刘德华。由于《唐探3》里刘德华饰演的就是Q组织成员,所以他提前守在大英博物馆这个佛头前面,说明早就对秦风等人进行过背景调查。

《唐探4》或许会以大英博物馆里的佛头为引子来开启新故事。

“佛”本身就带有神的意象,既是天命的见证者,也是以此串联线索的关键。

在影片结尾处,王宝强的角色由于“唐人街”元素被赋予了“唐”姓,刚好指向唐仁就是其后代。

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猜想,因为秦风和唐仁有亲戚关系,所以大概率秦福是娶了他心仪的达达公主。

唐探宇宙的另一个终极谜题,就是Q。

有人猜白轩龄是初代的Q,因为他作为伯乐确实发掘了秦福两人的侦探才能且委以重任,还能精准识别幕后黑手,脑子是相当够用的。但我觉得可能性很低,说白轩龄是《让子弹飞》中的黄四爷都感觉可信度更高,从造型来看也是希望观众朝着那个方向去联想的。

还有人猜初代Q是《唐探1900》里王宝强饰演的角色,因为他的名字Gui让外国人来读很容易被读成类似Q的音。

但叶秋臣觉得第三种的可能性更高。

在《唐探1900》里有一个多次提到但从未出现过的角色,就是秦福的亲哥哥秦林。当初秦福来美就是为了寻亲,这似乎为初代Q埋下了有力且关键的伏笔。

成为Q的首要条件是极高的智商,这在秦林身上都可一一对应。加上秦林的姓氏首字母是Q,该猜测的可信度便更高了。

Q组织那么想要招揽秦风,大概这就是原因之一。

从《唐探1900》的安排来看,大概率前传系列也会有续集(比如《唐探1901》),从此该IP就是两条时间线并行的状态了,想拍哪个就写哪个。前传可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,比如怎样从秦福过渡到秦风,以及Q组织的起源等等。

综上所述,《唐探1900》把真相都藏在诸多的细节和彩蛋里面了。

另一个彩蛋,就是让人比较泪目的表达了。

金陵福说,外国人的魔术是高楼大厦和汽车电影,而他的魔术只是供人消遣的把戏。

郑仕良回答,我们的民族,早晚有一天会成为这世上最强大的国家。

我们,正身处于这世界上最伟大的魔术之中。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曹斐然诠释新时代女性刘小玲,电视剧《六姊妹》拉开时代篇章
下一篇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累计票房超83.53亿 超越《海王》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